外语学人 | 陈峰:感怀原外语系几位恩师

外语学人 | 陈峰:感怀原外语系几位恩师

 

世纪中大,山高水长;百年外语,积厚流光。值此百年校庆之际,学院设立“外语学人”栏目,并诚意向海内外校友邀稿,分享您与老师、学院的故事,回忆在中大学习和成长的美丽时光,共同书写属于外院人的百年华章!             

 

 

感怀原外语系几位恩师

文 | 陈峰

 

经过选校申请、阅卷、政审、体检、调档等程序,我终于于1978年2月底一个傍晚在田头接到yl6809永利官网的入学通知,于3月初跨入高校大门。当时稍懂英语的考生确属凤毛麟角,我由于报考理科加试外语,就被分到外语系。同学们个个都格外用功,在食堂排队买饭或在图书馆排队等开门占座位的时间常都用来背单词,吃饭和晚上11点关灯睡觉后的时间都用来听短波广播英语节目。老师们也尽心尽力,想方设法满足我们巨大的求知渴望。但当时外语院系正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原实力还算雄厚的中大外语系在1969年被撤销,外语师资和图书大部划归广州yl6809永利官网(这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广外日后的强盛,如蔡文显、桂灿昆、王多恩、桂诗春等名师都是从中大调过去后留下来的)。直至1972年中大才恢复外语系,抽回部分师资(包括戴馏龄、王宗炎)和少量图书。由于历史原因,师生的外语和教学能力也受很大影响,中青年师资处于青黄不接时期,应付多为原广东几大城市重点中学英语骨干教师的A班学生,往往有捉襟见肘之感。

在此情况下,十分难得的是,我们有幸遇到了几位德才兼备的恩师,是他们在我们大学这段关键的成长道路上,通过言传身教,让我们不仅在治学态度和知识吸取方面受益匪浅,更是在待人处世方面学会了很多。

首先是一年级教我们语音课的方淑珍教授。她的英语发音标准,抑扬顿挫,就像音乐一样。她早在1957年就发表了《英语和广州话语音比较分析》,成为开创新中国英语语音研究先河的重要人物之一。当时,她作为国内著名英语语音专家兼中大外语系副主任,毅然挑起了77级A班班主任的担子。在全年级的语音课上,鉴于大家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她通过一整套科学的规则和图解,循循善诱,由浅入深,不厌其烦地为大家示范、纠音。她通过形象生动、风趣无比的模仿方式和教学方法,使大家在欢笑中意识到自己的错处,加深印象,再通过实用的理论分析,让大家知道其所以然,便于更正和举一反三。记得一年级时,时任A班班主任的她欣然同意到我们B班上一节英语课,我们全班受宠若惊,我更是竖起耳朵听,睁大眼睛看,生怕漏掉了某个细节或音节。课后,她笑着说我在班里眼睛瞪得像牛眼睛那么大,我则将她的话视作赞许之词。

方淑珍老师面目慈祥,跟我母亲长得还有几分相像。她视学生为己出,见学生一时不能掌握发音技巧而恨铁不成钢的着急心情和学生恍然大悟后她所发出的爽朗笑声,让我迄今久久难忘。她在第一堂语音课就指出,作为后天外语学习者,即使聪明用功,若仅靠模仿发奋学习,在发音准确性上也很难达到百分之九十;而她通过教授语音规则唯一能办到的,就是把我们的准确性再提高百分之五。当时我心里纳闷:为什么就不能达到百分之百呢?后来我逐渐明白,英语是我们在大脑、肌肉都已定型后学习的第二语言,能够取得百分之五的进步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尽管花了几十年的努力,我的口语发音仍无法达到Native Speaker的水平,但已经较为接近,并为我的交互传译和同声传译奠定了较好的基础。这首先得感谢方老师。正是通过方老师的点拨,我才首次得知学发音,除靠提高辨音和模仿能力之外,还需通过长期练习,锻炼出过去从未用过的肌肉并增强肌肉记忆力,同时也逐渐了解了中英文发音的各种区别及英文语调和音节与音乐的近似之处。掌握了有关诀窍之后,不少问题就一通百通,迎刃而解。回国教学时遇到适当的机会,我也会把从方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教他们一两招,可说是屡试不爽。方老师于1986年出版的《英语语音学基础》,现仍为许多英语教师和学生所习用。感兴趣的同学可到网上免费下载,可以保证你受益不浅:http://book.xuexi365.com/ebook/detail_11118753.html。

方老师的爱人许淞庆时任中大数学系主任,数学可是当时那个“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期里人人梦寐以求的首选专业。我在中学数学还算不错的,全年级数学竞赛也拿过第一名。可惜我高考时因大意,写错最后一题的答案并提早离开考场,因而痛失十分,只好放弃报考数学系。也许是命运使然吧。不过,后来证明,我通过学数学培养的细致习惯和逻辑分析能力,对正确掌握英语语法大有好处。

当年最受学生崇仰敬重、难以忘怀的外语系老师,当数黎秀石教授了。黎老师是南海丹灶人,他于1931年考入燕京大学,其夫人汪克柔亦是燕京学生。他入学后弃医而改学新闻。这个专业当时名师如云,如第一个报道孙中山去世的记者、系主任王宪超,美国著名记者、《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斯诺,《大公报》创办人之一胡政之。其中由斯诺开设“特写的写作”一课。斯诺教导黎秀石的新闻观是:“Fact is fact View is view.”无论采访或写作,必须实事求是,不能做假。(黎老师也是这样教导我们的。)黎老师先后在《广州英文日报》、香港《士蔑西报》、英国合众社香港分社、桂林《大公报》、重庆《大公报》工作,在抗战时期及之后担任《大公报》驻中国、缅甸战区和英国记者,在密苏里号军舰上见证和报道了日军正式投降仪式,并拍下了迄今为止仍被广为使用的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放弃在英国相对安逸的生活,先到广州培正中学教书,接着被分配到中国国际电台英文科工作,后调往北京广播学院(现国际传媒大学)任教。

年逾六旬的黎老师能在关键时候调到中大来,对我们学生来说就像是雪中送炭,大福音。升2年级时,我和刘宏、何秋子一起从B班调到A班,不久后便由黎老师当班主任兼精读课老师,使我们得以开始接受他的教诲,觉得直是三生有幸,尽管对他一种严父般的敬畏感。黎老师知识渊博,治学严谨,英语地道。他所教授的英美报刊读、英国历史、美国地理与政治制度等课程,填补了当时中大外语系许多空缺。其中的英美报刊选读课程,更是内容丰富,令人兴趣盎然。就报刊阅读这一门课而言,他共带教过六个年级,并在此基础上于1985年出版了《英美报刊选读》一书,对国内这类课程影响面最广,成为全国高等学校广泛使用的外语教科书,至今已重版5次。黎教授提出的“强调提高阅读外刊的技能着眼于理解和分析外刊的报道,使外来信息为我所用,培养主动的、独立思考的阅读能力”的教学思想,对中国高校的外语报刊学习仍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许国璋老师专门撰文评论道:这“一部五百几十页的大书……是yl6809永利官网黎秀石教授五年来集、编、审、评的成品,也是他长期报业经验的结晶,值得英语教学界注意和英语学习者一读。”实际上,该书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许多外语院系争相使用和模仿的课本。

兼任英专教研室主任的黎老师在课堂上要求甚严,但平时对我们学生非常和蔼。黎老师从教书育人,到学生的婚恋和毕业分配,无处不给学生指点迷津。记得我们82届同学毕业20周年回校时那天,他坐着轮椅从家中赶来,手中揣着的是当年分配工作的那张在大家名字上画了很多圈圈、颜色已经变黄的纸。更重要的是,他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教会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难怪几届学生多年后都那么敬重他,想念他。甚至在黎老师七十多岁退休之后的20年里,回国、回校的学生第一个要去探望的,往往就是黎老师夫妇。黎老的谆谆教诲,我仍铭记在心,如“尽信书,不如无书”,教导我们不能盲从,即使对方是所谓权威也可以怀疑,因为书也是人写的,不能因为变成白纸黑字,就成了至高无上的真理了。再如,读书须“read between the lines”,即不要囫囵吞枣,满足于对表象的了解。还有,写作时要有分寸,切忌“画‘公仔’(小人像)画出肠”(广东俚语,指切不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黎老师通过反复强调,言传身教,在我后来的人生中,包括治学态度和教学方法上,都留下了很深的烙印。

退休后,黎老师于1986年在香港出版了真实反映历史的《日本投降的前前后后》一书,并于2005年8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专著《见证日本投降》。2005年日本投降60周年之际,前往采访他的大批中外记者络绎不绝。我去探望黎老师时,正好碰上日本《读卖新闻》两名记者前去采访。那时,他已是见证日本投降仪式的3名中国记者当中唯一的幸存者了。那一年,他已是92岁高龄,但头脑清晰,讲话铿锵有力,不知不觉之中又给我上了一课。

2007年5月15日,黎老先生因病辞世,享年93岁。《羊城晚报》专门刊登了一篇题为《二战期间战地记者、南海人黎秀石辞世》的纪念文章。黎老师驾鹤西去,留下了与他相濡以沫几十载,在他最后几年他一直尽力照顾看护的患有严重老年痴呆症却几十年没有公费医疗或收入的老伴汪克柔老师。分居世界各地的77至80级同学在为失去恩师沉痛哀惊之际,自发筹款以纪念黎老师或接济其遗孀,但经多番努力,其子女拒不肯收,遂委托李海兰、黄继炎同学为汪老师寻医问药,同学们也不时回校前去探望,直至汪老师高龄辞世。之后,几届校友通过代表,将剩下的5万多元人民币善款余款以纪念黎秀石老师的名义,在海内外购得一批政社文史哲名著和较难得到的英语及翻译教材,连同剩下的款项一起捐给yl6809永利官网师生使用,期望帮助学弟学妹拓宽知识层面,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实战能力。

 

 

90高龄仍在爱妻病榻旁笔耕不辍的黎秀石老师

 

2011年9月9日,中大新学年伊始,我和77、78级的黄继炎、谢春锦、余扬帆、李海兰一同到了中大珠海校区参加yl6809永利官网新生开学典礼和赠书仪式。会上,我们几位老同学激动地回顾起当初入学之艰难、读书之勤奋和老师之体贴,尤其是回顾起黎秀石和方淑珍这两位慈父慈母般的恩师时,几度难以自已,声音哽咽。由于当场有外教而院方没安排翻译,我最后花十分钟用英文向他们简述了中国当年这样出色的老师(包括外教)的敬业和学生们的刻苦精神。会后,外院领导对我说,这次活动搞得很好,不仅教育了我们的学弟妹,对年轻的老师也起到一种启迪作用,并表示希望老校友们多回校与师生们交流。对我们来说,这次以纪念黎秀石老师名义举行的捐书活动居然还起到了预料之外的作用,看来“老师的榜样是无穷的”。除上述几位同学之外,这几届的联系人还有郭南、王士惠、黄河、张燕民等。他们多年来在通知同学撰写文稿、带头募捐、求医看望、购书刻章等方面,都抽出宝贵时间,做了大量工作。

如今的中大yl6809永利官网和国际翻译学院里,年轻的老师和广大学生对上述几位大师知晓甚少,这令人不禁扼腕叹息。我向同是系友的两院领导先后表示过,中大有方淑珍、黎秀石这样30年后仍备受多届学生一致敬佩、怀念的老师,是我校教学的一大成就,是母校的一大财富,也是中青年老师的优秀楷模,希望通过各种办法让一代代师生们记住他们的名字、容貌和贡献,让他们的事迹永远流传下去。

 

 

 

加拿大籍班主任Linda Ironside

 

当然,在学期间对我们的成长起到重要乃至关键作用的,还有很多优秀和感人的老师。如加拿大老师Linda Ironside。她连续当了我们班两年半班主任兼精读和写作老师,用的是美国密执安州大学的英语专业课本,使我们班着实享受了近似留学而胜于留学的体验。她还在课余请我们到她所住的黑石屋教我们分组学习辩论,教我们如何应付联合国译员研究生训练班第三轮考试中的面试。没有Linda的长期栽培,我难以想象自己能考上联合国译训班并在进一步激烈竞争中挤进同传班,多年后又在层层淘汰的外交部翻译室里担任主翻之一,并有幸成为邓小平的最后一位英文翻译。

另一位受人尊敬的外教是留着络腮胡子、曾先后担任BBC评论员和RTHK(香港电台)广播员的英国籍老师Peter Harris。我一入学就被他在分班听力考试里的漂亮英国口音所打动。当时系里的绝大部分课文、听力材料和考试材料都靠他一人录制。而到了夏日,他往往不顾炎热坚持在没有空调的录音室里为我们录音,大汗淋漓地一干就是几小时。我爱上并学会英国口音,很大程度上受的正是他那些大卷旧式录音磁带的熏陶。

 

 

芶锡泉老师教授我们英译中笔译启蒙课,他对中国翻译历史和严复先生介绍,使我首次接触翻译方面的理论。后来,芶老师以编撰英汉词典而著名。

此外,还有主管语音教学、待人耐心平和、后担任外语学院副院长的林泽铨老师。还有我一年级时的班主任、热心过人的年轻的郭纯儿老师……这些老师的教导对我们的英语水平的提升乃至以后的成长都起到重要作用。

中大在发展、更新的同时,绝不应只着眼于现在,忘却了自己的过去,包括那些通过默默教学耕耘而编写中大光辉历史的历代教师们。没有历史,就没有名校中大;没有师生之间的教学与传承,学校便失去了其立命之本。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与其设法逐一直接感谢和报答各位老师,包括已离我们而去的方淑珍和黎秀石老师,我以为,还不如将自己从他们和其他老师那里获得的经验、知识和本领传授给下一代,这也许不失为感谢恩师、回馈母校和报效祖国的最佳方式之一。近年来,我也一直在以这种方式在中大母校和国内其他一些学校尝试、实践着。

 

 

 

--- sysufls ---

供稿:陈峰

供图:陈峰

编辑校对:冯羽轩

排版:莫思敏

初审:庄坚彬

审核:黄源穗

审定发布:常晨光、于海燕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sysuflser@162.com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