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母校忆旧貌,笑谈友情聚新颜”——2023年yl6809永利官网“桃李季延·情续连年”校友分享会第三讲成功举办

        3月23日,2023年yl6809永利官网“桃李季延·情续连年”校友分享会第三期活动圆满落幕。76级苏才芳校友、03届潘小燕校友进行分享,学院党委书记于海燕、副书记黄源穗书记出席。分享会由学院团委、学生会、英语系本科生党支部共同承办,20级本科生慕容雪同学主持。

 

第三讲分享嘉宾:

广东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

苏才芳(师姐)

广东省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潘小燕(师姐)

 

分享主题:

新时代外语人的素养发展

 

        会议开始前,会场讨论气氛已相当轻松活跃。苏才芳师姐热情与同学们打开了“话匣子”,交流有关课堂课程教材变更、各语种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出国交换交流项目和留学生情况、校图书馆历新变化、以及同学们对外语口语学习的看法等话题。

        嘉宾分享环节,苏才芳师姐畅谈了自身长期从事外事工作的感受,并针对国家大战略之下的外事工作新要求提出了真知灼见与谆谆建议。苏师姐谈到,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最好的时代,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时期,人民对未来的信心空前。踏上新征程,外事工作者大有可为,从事外事工作要忠于党、国家和人民,要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要有奉献精神、主动意识。新时代的外语人才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系统全面熟悉理解国家大政方针,学习好世情、国情、党情、省情、市情,密切关注时事新闻和社会民情,例如,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等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要学习国家的外交政策,体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外延。她鼓励在座同学努力学习,培养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未来为对外交流合作贡献力量。

        潘小燕师姐分享了学习外语的经验和外语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鼓励同学们用好学校丰富资源特别是综合性大学优势,拓展知识面,提高能力素质,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思·享 一对一 Q&A

        进入自由交流提问环节,两位师姐结合自身实例和理论知识为积极求索的同学们答疑解惑,将升学深造、学业与职业规划发展、外语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抽丝剥茧”,指明方向。

 

Q1 跨专业攻读硕士推荐?

        苏才芳师姐认为跨专业修读选择需基于明确的自我认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领域,权衡利弊、明晰得失,坚持兴趣导向,做自己喜欢的、适合的、对社会有价值的事。不必将自我囿于一个领域,可以“全方位”“宽领域”地发展充实自己,但最终需要落到、深耕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Q2 相较于口译,笔译的需求会少吗?

        师姐们认为,口译笔译不分家,翻译能力、素质和技巧是根本。不同部门的需求不同,要根据个人自身情况和生涯发展规划进行选择。在公众印象中,口译员可能要求自信优雅大方得体、反应迅速妙语连珠,其实对于笔译者而言,翻译速度要求也是相当高的,尤其要求译文质量的精确性。

 

Q3  本科阶段推荐的志愿活动和实习机会?

        师姐们建议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如广交会、就近大外企实习、附属医院助理,都是学习的好机会,并提醒同学们在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注意总结经验与不足,在总结中不断提高。于海燕书记表示学院会持续密切地关注和帮助同学们把握机会、畅通信息渠道。

 

Q4 如何练习外语口语?

        苏才芳师姐生动有趣地介绍了她们年级同学的英语口语学习经验:与班级同学结成对子,每日定时开展英语对话;在初学夯实基础期,“死记硬背”是必要的。苏师姐还回忆了昔日在中大水葡萄树下与同侪练习英语口语的愉快经历,这让与会同学们都深有共鸣。师姐衷心表达了对外院的怀念和感激。她将中大比作一棵百年老树,历久弥新,赓续前行,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在如茂林之根系的教师们的悉心栽培下,同学们茁壮成长。师姐热情鼓励同学们在本科阶段不仅要广泛学习、深入钻研,还要融入社会、走向实践,努力平衡两者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潘小燕师姐就此谈到了团队合作学习的力量,并指出“精读”对于英语口语以及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同时鞭策同学们在工作中学习,认真严肃对待工作,通过工作成就更好的自我。

        朋辈畅聊多时,活动最后,于海燕书记、黄源穗副书记代表学院和同学们诚挚感谢两位嘉宾的思考、分享与交流,向师姐们献上灿烂明媚的花束和春日祝福。

        万千思绪汇聚成一,校园如家园。天下桃李芬芳遍布,其乐亦融融。我们期待更多的外院杰出校友寻访母校,为中大外语学科叙新篇华章,予外院学子以丰厚滋养!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