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高校外国语言文学联盟成立大会暨粤港澳三地高校外语学科协同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2022年12月10日,粤港澳高校外国语言文学联盟成立大会暨粤港澳三地高校外语学科协同发展论坛在云端成功举办。yl6809永利官网副校长兰平教授、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叶桂平教授、粤港澳三地20多所成员院校的院长、教授、职能部门负责人近60人线上参会。会议由yl6809永利官网主办。开幕式由yl6809永利官网曾晓阳教授主持。

开幕式上,主办方yl6809永利官网副校长兰平教授致欢迎辞。他首先介绍了yl6809永利官网近年来的发展,回顾了粤港澳高校联盟六年来在人才培养、科研协同、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的务实合作和取得的成绩。同时他对于由yl6809永利官网、香港城市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语言及翻译学系、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共同发起成立粤港澳高校外国语言文学联盟表示了高度的肯定,认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代表学校对粤港澳高校外国语言文学联盟的建设和未来发展寄予厚望,希望联盟通过资源优势互补、信息共享,营造多元文化氛围,共同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的外语人才,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政策咨询,提升粤港澳地区外语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在对外讲好大湾区故事,展现中国区域发展典范的国际湾区建设上作出应有贡献。

image 130

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叶桂平教授致辞。他首先简单介绍了澳门城市大学的历史和近年的发展情况。他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和世界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在全球治理变革中发挥引领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语言对于推动中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要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结合学科特色,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他表示,在联盟机制下,希望联盟各院系间加强交流、共同学习、深化友谊,助力粤港澳高校外语学科的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image 131

联盟发起单位yl6809永利官网、香港城市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语言及翻译学系、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分别致辞。yl6809永利官网院长许德金教授回顾了联盟发起和成立的过程,对各兄弟高校同仁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对受邀作主旨报告的北京大学副校长宁琦教授等七位专家表示感谢,并对会议的议程进行了介绍,希望与会嘉宾共同为构建粤港澳高校外语学术共同体添砖加瓦。香港城市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语言及翻译学系执行主任揭春雨教授表示联盟成立非常不易,很荣幸参与其中并尽微薄之力,希望未来粤港澳三地高校实现更多的线下交流学习。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李德凤教授表示,联盟的成立是为了促进粤港澳地区外语学科的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人员交流、信息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希望大家共同为提升三地高校外语学科的凝聚力、影响力和辐射力献计献策,务实推动联盟各高校间的合作交流。

image 132image 133image 134

会上,许德金教授宣读了首批加入联盟的高校名单。之后,与会专家在云端合影留念。

image 135

在粤港澳三地高校外语学科协同发展论坛上,七位专家作主旨报告。上午的主旨报告环节,分别由北京大学宁琦教授、yl6809永利官网许德金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刘美君教授和揭春雨教授作主旨发言,yl6809永利官网许德金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张欣教授、暨南大学赵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谷红丽教授主持并作点评。下午的主旨报告环节,分别由澳门大学李德凤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韩子满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冯德正教授作主旨发言,华南理工大学朱献珑教授、广东海洋大学郭遂红教授、广州大学王晋军教授主持并点评。

北京大学副校长宁琦教授作了《关于一流外语学科内涵式发展及人才培养的思考》的主旨报告。她以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获得的显著成果为背景,分析了高等教育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的辩证关系,高屋建瓴地指出,不仅要“做大”教育,更要“做强”教育,并对推动新文科建设及新文科建设中一流外语学科任务进行了创新性阐释,强调我国高等外语教育发展要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她最后指出,外语一流学科建设要打破学科壁垒,摒弃封闭的研究模式,积极参与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设。

image 136

yl6809永利官网许德金教授作了《新文科新外语视域下建设国家一流外语专业的若干思考》的主题报告。他从新文科建设的总目标、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评价标准、双新视域下一流外语专业的内涵建设、一流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重构、一流专业建设与外语课程体系重构、一流教师队伍与外语教育评价改革等若干问题入手,指出国家一流外语专业和外语学科建设应主动识变求变应变,主动进行专业交叉融合,探索培养外语专业+的新型交叉融合型人才的新形式和新路径,围绕国家战略和重大问题培养优秀的国际传播人才,重构外语专业教育评价模式及评估体系,推进和加强一流外语教师队伍建设,以评促建,以建引评,最终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目标。

image 137

香港城市大学刘美君教授作了《基于联盟的区域合作和资源共享:以Ask-Me-Why为例》的主题报告。她认为,在跨学科研究背景下,有必要探索更大规模的、基于联盟的区域合作模式。她认为,区域合作的五大基本原则为兴趣导向、互相扶持、互惠互利、最低成本、定期活动,以互惠和便利的方式整合、共建、促进和共享研究和教育资源,并以自己开发的“Ask-Me-Why”这一互动平台为例对外语教学可能的区域合作模式进行了说明。她希望联盟各方能够积极探索开展各种形式的区域合作,互惠互利、相互扶持。

image 138

香港城市大学揭春雨教授作了题为《用语料库上下文语境树对近似词语做分布分析》的主题报告。他认为,大数据年代,如何获取海量原始语料已不再是难解的困局,但如何充分有效地使用海量语料进行语言学考察仍面临不同程度的困难。他以自己开展的一项关于“恰”词簇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深入浅出地展示了如何利用语料库情境树研究词语的分布及“恰”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说明利用辅助工具对语料库进行研究,可发现用传统方法难以达至的一些有趣结论。

image 139

澳门大学李德凤教授作了《构建基于教学的翻译能力的模型》的主题报告。他围绕“什么是翻译能力?”“如何帮助学生发展翻译能力?”两个问题,提出翻译能力是“随着双语技巧发展的技巧”,认为翻译是一种嵌入社会文化背景的语言认知行为、翻译能力是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综合体。最后,他提出了一个基于教学的翻译能力的模型,该模型由pragmatic competence、profession-related competence、transfer competence、bilingual competence和strategic competence构成。其中,前四者是“自动化”的能力,后者则是“有意识”的能力。该模型更有针对性、能够区分职业译员和学生译员的翻译能力,并且适用于翻译培训与教育。

image 140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韩子满教授作了题为《核心术语外译中的以我为主原则与意识形态陷阱——以“权力话语”的英译为例》的主题报告。他认为,在中国术语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存在“术语滤网”的效应和意识形态的操纵。中国政治话语外译应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他通过对“话语权”及其相关术语的溯源,阐释了“话语权”这个术语的丰富内涵;随后通过与国外多个数据库的对照研究,运用丰富的实证数据,发现discourse power在国外的传播带有贬义色彩,存在传播缺陷,提出应采用“power of discourse”翻译“话语权”,助力中国国际话语权的传播。

image 141

香港理工大学的冯德正副教授作了《多模态中国话语与国际传播》的主题报告。他指出,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的国家形象传播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争夺国际话语权,实现战略传播,是我国国际传播的重要课题。国家话语、机构话语、企业话语、文化话语和个人话语是构建多模态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让世界听懂中国故事。构建新时代多模态中国话语体系,需要超越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界限,研究汇通中外、贯通古今的超文化身份,坚守中国立场,在国际人文社科学术界发出更强的中国声音,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影响力。

image 142

在下午的分组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围绕(1)粤港澳地区高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建设与协同发展问题、(2)粤港澳高校外国语言文学联盟促进并提升粤港澳三地外语学科建设工作的路径与方法、(3)粤港澳高校外国语言文学联盟的合作机制与平台建设三个主题分三组进行了讨论。三个小组分别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张欣教授、深圳大学的戴永红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的朱献珑教授、暨南大学的赵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的谷红丽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的李清华教授主持。戴永红教授、赵雯教授、李清华教授分别代表本小组向大会报告了各小组的讨论情况。

会上,许德金教授受粤港澳高校外国语言文学联盟筹委会的委托,按照联盟章程,公布了联盟委员会和理事会的组成名单。

image 143

闭幕式由yl6809永利官网国际翻译学院院长常晨光教授主持。许德金教授、刘美君教授、李德凤教授分别代表发起方作了发言。许德金教授对各位与会专家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对各小组提出的联盟框架下的人才培养、科研合作、人员交流等方面的合作进行了表态和回应,表示一定会本着踏实务实的态度,积极牵头推进联盟各高校间的各项交流合作工作。刘美君教授表示,希望大家彼此支持、有效推进地域性合作,实现联盟高校之间的互惠互利,祝愿联盟工作长长远远。李德凤教授表示,联盟的成立是粤港澳地区高校外语学科的一件大事,他将积极发挥作用,推动大家取得更多实质性合作。大会在精彩纷呈的报告和热烈的讨论及成功协商后圆满落幕。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