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家与地区当代中国文学的外译传播与接受研究”高层论坛顺利举办
12月12日至13日,由yl6809永利官网主办、yl6809永利官网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承办的“‘一带一路’国家与地区当代中国文学的外译传播与接受研究”高层论坛顺利举办。本次论坛邀请了外国语言文学领域资深专家、中青年学者就新时代中国文学外译研究前沿、趋势和路径作精彩发言,研讨会通过在线方式举行。



会议现场
本次论坛由yl6809永利官网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邵璐教授主持,yl6809永利官网院长许德金教授为论坛致辞。许德金教授代表yl6809永利官网对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了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情况和建设的成果。
12日上午,由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许钧老师、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席教授王克非老师、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廖七一教授做主旨发言。南京大学刘云虹教授、复旦大学陶友兰教授主持和点评。许钧教授提出,为了深入推进中译外研究进程,应当加强文学译介与生成全过程的系统研究,加强翻译家研究,加强语言与审美维度的研究,并树立正确的翻译历史观和翻译价值观。王克非教授表示,我们要关注中国和 “一带一路”国家之间文学文化的双向译介和传播,因为只有互译才可以更好地互鉴。查明建副校长指出,中国当代文学译介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在当代世界文学语境中阐发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学价值及其世界性意义,树立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学形象”。廖七一教授认为,要实现典籍外译的战略目标,不仅需要了解文化交流的客观规律,研究域外接受者的文化心态和接受语境,而且需要确定典籍外译预期的文化功能,从而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语言表现形式和传播媒介。
12日下午,由上海外国语大学胡开宝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马会娟教授、扬州大学周领顺教授、上海大学傅敬民教授做主旨发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蓝红军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胡安江教授主持和点评。胡开宝教授针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英译的传播现状和问题,提出我们可以采取柔性传播、多主体传播和多形式传播等策略,以提高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英译传播的广度、深度与效度。马会娟教授探讨了孔慧怡对张爱玲手稿的修改行为,探索逆向翻译时译者可能遇到的问题,为中国文学外译实践行为提供参考。周领顺教授从译者行为批评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文学翻译中的方言翻译在实践和研究上的新视野和路径。傅敬民教授从社会学视域强调了中国文学外译传播与接受的过程中自我互动与意义网络的重要性,提出翻译是译者以符合为基础采取自我互动方式进行的意义诠释活动。
12日晚的主编圆桌论坛邀请到了《中国翻译》杨平主编、《中国外语》黄国文主编、《外语教学》王和平主编、《上海翻译》傅敬民主编、《外语学刊》孙颖执行副主编、《解放军yl6809永利官网学报》陈勇主编、《当代外语研究》杨枫主编。各位专家就前沿研究议题作了精彩发言,为广大外语学科研究人员在论文选题、投稿技巧、审稿具体流程提供直观实用的具体建议,同时向听会者介绍了期刊的自身定位、研究课题导向等有价值信息,为青年科研工作者的选题和投稿指明方向。
13日上午,由上海交通大学王宁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忠廉教授、南京大学刘云虹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洪涛教授做主旨发言。同济大学吴赟教授、yl6809永利官网王东风教授主持和点评。王宁教授介绍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北欧和荷兰的译介、传播和接受,并且就当前国际中国学研究领域内的一些前沿课题提出了深刻见解。黄忠廉教授在分析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传播实施得失的基础上,提出在该领域尤需多角度宏观设计,改进措施,做好顶端设计,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实现文学交流与文明互鉴。刘云虹教授的报告考察了文学译介视野下莫言作品在异域的新生命之旅及其中呈现出的鲜明特点,探讨了莫言作品的世界性传播、丰富性拓展及经典化成因及运行机制。王洪涛教授的报告详细阐释了社会翻译学研究模式理论思想与研究方法,进而着重通过具体的个案探讨社会翻译学方法在当前中国文学外译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13日下午的主题发言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李瑞林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鲍晓英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夏登山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黄立波教授共同主持和点评。华中农业大学覃江华教授、广东财经大学范玲娟教授、吉林大学王峰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梁林歆副教授、yl6809永利官网谢桂霞副教授、广东财经大学林嘉新副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张汨副教授、yl6809永利官网于金权博士分别就自己最新研究成果作了精彩的主题发言。邵璐教授作论坛总结,对各位专家、学者、主编及全体参会师生表达了诚挚谢意。
专家、学者、主编的精彩分享与积极互动,促进了当代中国文学外译传播与接受在国内的研究,与会学者和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在国内学界引起了良好的学术反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