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语法系列讲座(第 15 讲)New remarks on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different Chinese passive constructions in the light of their behavior in some dialects(从汉语方言被动句的特点看汉语被动结构的历史演变)
话语语法系列讲座(第 15 讲)New remarks on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different Chinese passive constructions in the light of their behavior in some dialects(从汉语方言被动句的特点看汉语被动结构的历史演变)
主讲人:Alain Peyraube(贝罗贝)教授
主持人:龙海平教授
时间:2024 年 11 月 6 日 14:30—16:30
地点:yl6809永利官网210 会议室
摘要
讲座的第一部分将重新考察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被动标记的历史发展。其讨论范围包括后置标记“于”,前置标记“见”、“为”(为……所),以及普通话中最常用的标记“被”。我们认为,在晚期中古汉语常见的“V1(见)+ V2”结构的类推作用下,动词“被”在早期中古汉语(Pre-Medieval)时期开始出现在连动式“V1 + V2”中 V1的位置。因此,早期中古汉语“V1(被)+ V2”结构中的“被”和“见” 一样,属于助动词。在后中古时期才被广泛使用的“被 + 施事+ V”结构(长被动句),可能也是在后上古和早期中古汉语常用的“为 + 施事 + V”结构的类推作用下出现的。但被动结构中的施事标记“被” 与助动词“被”的根本来源并不相同。我们认为施事标记“被”的出现并非源于学界常假设的词汇替代。“被”由动词发展成介词这一语法化过程是在八世纪左右通过连动式“V1(被)+ NP1(施事)+ V2”实现的。此外,这一部分还将对诸多后起的被动标记(“让”、“叫”、“吃”、“等”)进行追本溯源。讲座的第二部分将讨论短被动句(无施事被动句)和长被动句(带施事的被动句)的问题。
主讲人简介
贝罗贝教授是法国著名语言学家,现任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荣誉主任,法国高等社科院(EHESS)讲席教授,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院士,欧洲研究理事会科研领导小组创始成员。贝先生曾任国际中国语言学会主席、欧洲汉语协会主席等职务,康奈尔
大学、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香港浸会大学,中国社科院等世界名校兼职教授,是Cahiers de Linguistique - Asie Orientale,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International Review of Chinese Linguistics 等丛书和杂志的主编或编委。贝罗贝教授的研究在功能/认知语言学和类型学相结合的框架下开展,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历史句法和语言类型学,出版专著 5 部,论文 200 余篇。为了表彰他的学术贡献和为中法友谊做出的贡献,2018 年和 2019 年分别获得法国骑士和军官荣誉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