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人 | 梁定祥:忆朱白兰老师

梁定祥

 

我们深深感激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作出的无私奉献。

我们衷心敬佩她对爱情的忠贞和对中国的忠诚。

     

1961年进入康乐园以后,在西区的林荫道上,一个奇特的中年女性的形象常常映入眼帘,宽而长的白布裙子加上没有点缀的净色衬衫就是她所有的打扮。

她步履矫健有力,目光烔炯有神,嘴角总是挂着友善和亲切的微笑。除了一头卷发、蓝眼睛和白皮肤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个“洋人”以外,没有引人注目的洋气。

她名叫朱白兰,来自民主德国,原名克拉拉·勃鲁姆,1904年出生于罗马尼亚契尔诺维奇,1954年加入中国籍,是唯一的说德语的犹太裔华籍女作家、教授。

勃鲁姆为什么结缘中国,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开启寻梦东方之旅

1934年,勃鲁姆从德国逃亡到苏联,她所写的大量诗作使她获得苏联作家协会的文学奖金。1938年她在莫斯科的国际劳工中心邂逅中国地下党员、左翼剧联成员朱穰丞。共同的理想和浪迹天涯的经历把这对异国情侣紧紧连在一起。谁料不到半年,朱穰丞在接到执行“紧急任务”的命令后突然“失踪”,从此杳无音信。“二战”一结束,为了追寻心爱的人,勃鲁姆毅然踏上万里征途,经过两年多的长途跋涉,直到19478月来到上海,从此翻开她的人生新历程。

1954年勃鲁姆加人中国国籍时给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名字--朱白兰。顾名思义,“朱”寄托着对情人的思念,“白兰”则表达她要像兰花一样,为她的第二祖国增添一份芬芳。

 

维也纳——以朱白兰名字命名的巷子

迎来创作的新高潮

在中国,朱白兰迎来了一生中创作的新高潮。在教学之外,她不断地为国外的一些进步报刊杂志撰写文章,介绍她在新中国的所见所闻。她还是当时中国对民主德国的传言人物,1959年作为中国代表之一,赴德参加民主德国国庆十周年纪念活动。

20世纪60年代,她多次在《人民日报》、《羊城晚报》、《作品》发表歌颂中国的诗歌。1959 年以后,她在东德先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集《香港之歌》、诗选《万里迢迢》和长篇小说《命运征服者》的部分章节。

1963年,朱白兰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牛郎织女》正反封面

兢兢业业,桃李芬芳

在中国,朱白兰先后在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任教,1956年以后调人yl6809永利官网西语系,从此一直任德国语言文学教授。

从教学方法到教材使用,从教学计划到师资培养,她经常出谋献策,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可以说,她是建造德语教研室的顶梁柱和排头兵,她为教研室的发展耗费了大量心血。

学生们喜欢这位老师,因为她不但热情洋溢,执着敬业,而且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她见多识广,通晓德语、俄语、英语、法语,还懂西班牙语,所以讲起课来,深入浅出,融会贯通,深受学生欢迎。同时,朱老师还坚持分担辅导学生的工作。曾有一位调干生学习德语遇到许多困难,朱老师坚持每周抽出一定时间辅导他,数年如一日专门为其加开小灶。

朱白兰老师在中大课堂上

“文革”前德语教研室在国内首开先河,编写了我国第一本《简明德汉词典》,自然这项繁杂的工程包含了朱老师不少辛勤的劳动。同时,我国许多从事德语研究、教学和翻译的优秀教师和学者就是她当年的高材生。

扎根中国,无私大爱

朱老师二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忘我工作,每天除了上课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家读书和写作,甚至连吃饭也在看书。她没有什么嗜好,只是爱听音乐,特别喜欢广东音乐。疲劳的时候就停下来听一两首,然后又重新伏案工作了。她工资收入高,但她的生活却非常简朴,从不讲究吃穿。她夏天穿着普通的连衣裙,冬天穿着蓝布衣裤,看上去完全像一个中国老太太。

朱老师把大部分稿费都献给国家,并且时常慷慨解囊,帮助有困难的同事。她把中国人民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中国当做自己第二祖国的坚强女性,她的事迹可歌可泣,令人永世难忘。

朱白兰老师的故居

 

(原文出自《一朵馥郁芬芳的白兰花——追忆朱白兰老师》,1961级外院德语系校友梁定祥撰写,本文略有删节)

 

 

 

供稿:1961级外院德语系校友 梁定祥

供图:彭念慈

初审:庄坚彬

审核:黄源穗

审定发布:常晨光、于海燕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