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校区杰出教授童明先生应邀为学院“外院大讲堂”云端授课

       2022年11月14日和16日上午,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校区杰出教授童明先生应yl6809永利官网邀请做客“外院大讲堂”,为2022级本科生作了两场主题讲座。讲座由yl6809永利官网院长许德金教授主持。

       14日上午,童明教授作了题为《“从“应和”到“灵韵”:忧郁的理想催生的美学经验》的主题讲座。童明教授首先从中国古代“庄周梦蝶”的故事中“物我相通”的梦境和诗意讲起,引入十九世纪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现代诗中作为美学概念的“应和”,并以其诗作《恶之花》之四《应和》展示了“应和”与联觉手法并用的案例。接着,童明教授深入阐释了与“应和”相关的“浪子”、“理想”和“忧郁”(spleen)三个概念。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阐述了波德莱尔的“忧郁的理想”,随后转向对本雅明的“灵韵”(aura)概念进行对比分析,认为“灵韵”是波德莱尔“忧郁的理想”的哲学性表述,指出本雅明用“灵韵”为发乎人的灵性、不依赖机械媒介的美学经验赋予了一个符号。最后,童明教授认为,波德莱尔的“应和”、本雅明的灵韵、现代世界的异化、抗衡异化的美学经验与“庄周梦蝶”的道理不谋而合,世界上不同的文明体系异中有通,不约而“通”,引发了大家对传承华夏古文明遗产的深入思考。

       讲座最后,许德金教授进行点评。他指出,童明教授的讲座以中外文学中的哲思对比为焦点,以小见大,启发大家对中外文明互鉴中有关思想文化的关联性进行深入思考,尤其是对现代性、现代化和现代主义进行反思,契合着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关论述精神,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打开了一扇窗。

       16日上午,童明教授作了题为《互文性:新文本理论》的主题讲座。童明教授从文本(text)的词源谈起,阐释了文本与“纺织”的关联,指出文本的互文性(textuality)与纺织一样有着灵活多变的用法,文本的互文性即文本的混纺性,一位作家从别的作家那里获取丝线编织作品的过程就是互文产生的过程。他着重讲解了克里斯蒂娃对互文性的理论贡献,认为克里斯蒂娃将索绪尔和巴赫金的理论进行了混搭,通过横、纵两个轴线进行诗性语言的双层次阅读,从而在符号学的框架下保留了巴赫金对文学性的坚持。随后,童明教授阐述了巴特关于互文性论述的价值和不足之处,并与克里斯蒂娃进行了比较。最后,童明教授综述了互文理论的发展,包括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史观、女性主义理论、后殖民理论等,最后总结强调说互文性是对话,是衔接,是“之间”,而不是对立。

       讲座最后,许德金教授进行点评。他指出,讲座增强了我们对互文的理解与认识,加深了我们对互文或文本间性的相关理论的理解,也拓展了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于互文的认识。他还进一步指出,所有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和理论都是两种或多种文化间的互文。互文或文本间性其实也是跨文化沟通和跨文化研究的一把独特且有用的钥匙。

       在讲座互动环节,童明教授与云端的同学们相会相商,就相关学术问题展开热烈互动,讲座在300余人的云端盛宴中缓缓落幕。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